低維護景觀的趨勢
低維護景觀的趨勢
The Trend For Low Maintenance Landscapes
低維護景觀的優勢與劣勢
Strengths & Weaknesses
優勢Strengths
透過減少種植高替換的草花灌木和高維養的地被植物,有效降低後續維護所需的時間成本和用水量;並加上低維護植物先天的特性,有效減少維護時的化肥使用及塑膠廢料的產生,從長遠來看,都有助於促進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和減少環境污染,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友善及永續環境。
劣勢Weaknesses
常見的低維護植栽通常源自乾旱地區,對日照需求較高,並不適應潮濕和悶熱的環境。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植物光譜燈的應用,當代景觀造景已經不再侷限於戶外空間,更能夠與室內陳設結合;酉團隊也針對不同的案型和氣候條件,在環境設計中採用適當的排水工法,以創造合適的疏水環境。
低維護景觀的機會與困境
Opportunities & Threats
機會Opportunities:
台灣坐落於亞熱帶及熱帶地區之間,四面環海,終年受季風氣候影響,平地氣候長年溫暖,但由於高山眾多,使得台灣山區廣布溫帶植物,甚至年年降雪。獨特的環境氣候讓台灣成為東亞地區的天然植物園,提供豐富的土壤孕育了多樣性的特有植物和植群類型。
困境Threats
受限於國內的都審規範,景觀綠覆計算主要基於綠地區域,這導致在過去的景觀設計中,常常為了達到法規要求,選擇種植積分較高的草花灌木,而難以同時考慮到因地制宜、環境永續等概念。
這也是酉團隊持續研究並積極採用更適宜的景觀使用材料的主要原因。
景觀設計原則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植栽計畫
優先選用對環境具有高度耐受力的品種,如抗旱、抗鹽、抗蟲、耐風、低水需求等特性。
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後續人為干預,將固定的養護成本降至最低,轉而實行定期植栽健檢即可保持景觀風貌。
材料選用:
最大化減少高養護的草花灌木及草皮面積,優先選擇較為永續的自然造景材料,如礫石、景石、枯木等,以達到低維護和避免人為過度干預的目標。
環境評估:
根據實際施作場域,制定相應的植栽計畫和施工手法。如:室內和室外不同的日照情況、各地氣候的差異,將直接影響植栽的選擇和合適的風格,必須於施作前進行適地評估。
5PM® LANDSCAPE